生产计划的对象,可以细分为五个维度:
第一,产品
生产计划的目的是向客户交付产品,这也是生产运作的根本目标,也是制造企业的根本目标。制造企业所有的目标都是通过向客户交付产品实现。
但是,产品是可以分颗粒度的。产品的颗粒度,可以细分为种类、系统、型号、规格(SKU)。不同的颗粒度,对应不同的计划层次,也对应不同的时间长度。常规的,种类 Vs 长期、系列 Vs 中期,型号 Vs 近,规格 Vs 短。为各种不同的目标服务。
第二,供需
不是那个层级的计划都需要考虑供、需两个方面的。是否需要考虑供需,其实需要与业务特征类型结合。
大化工类的流程业务,一般只需要考虑供,且不太需要考虑需。因为大化工,必须考虑物料平衡且供给是固定的,波动比较小。
离散类型的五金、机加等业务,原材料的可得性非常好,一般只需要考虑需求即可。
是否考虑供需,一般还需要考虑物料供给的前置期。当物料供给的前置期非常长时,综合计划、产销计划均需要考虑供、需两个方面。
第三,产能
是否考虑产能的配置,其根本原因还是资源配置的前置期。
由于设施(土地、场地、厂房等)的前置期一般需要数年,则需要编制资源计划且与战略计划匹配。
大型设备(价值比较高、制造周期长、定制化成都高)一般至少需要几个月或一年以上,所以一般在综合计划(年度)或生产大纲(年度)中实现平衡。
第四,物料
物料供给的前置期的离散度最高,有的长的前置期一般会到18个月以上,尤其是紧俏的IC等,6-9个月以上是常态。
所以,根据前置期的长短,资源计划、综合计划、产销计划都可以考虑。
第五,时间
生产计划的最关键的一个维度是时间,而且是不可回避的维度。
可以肯定的是,交付计划都是短期的,常规业务一般以1-3个月为大多数。一般的OEM类业务,如LED、出口服装等等,其承诺周期一般是25天、35天、45天等等,则计划期一般是承诺周期稍微延长即可。当然,军工类的企业,制造周期一般需要在10-12个月左右,采购期也需要12个月以上,则计划期就需要比较长,交付计划的周期也需要在12个月以上。即,每天编制12个月以上的主生产计划(日作业计划),以远粗近细的方式监控、执行,确保需求-计划-供给-执行的循环,确保交付的顺利达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