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产能力是制造企业的基础之一。
生产能力,一般可以分为设施、设备、人力等多种类型。不同类型的生产能力,前置期相差很多。比如设施的土地、场地和厂房,其前置期需要2-3年,设备、模具等,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。而作业员的招聘,至少几周的时间。
生产能力,不仅仅是一个资源的能力,而是需要资源(设备、模具、工具、作业人力)齐套构成。只有构成一个作业过程的几个条件同步、齐套时,作业才可以进行。这是生产能力的齐套。
当然,在计算生产能力时,往往采用简化的方式。一般以主资源的能力,衡量生产能力。
——
因为资源构建的前置期不同,所以需要不同层级的生产计划来对应。
一般情况下,生产计划与资源做以下的对应:
第一,前置期2-3年以上的资源,对应的资源计划
土地、场地、厂房等设施,需要征地、设计、建设等周期,至少需要2-3年时间,所以。一般是与企业的战略计划匹配,编制资源计划对应。编制资源计划另外一个原因是,设施(土地、场地、厂房等)属于重大投资,是资金密度比较高的思想,需要筹资计划来对应。
设施或大型设备的投资,属于一个战略活动。与之对应的是资源计划、资金计划,是最高层领导的工作项。
第二,前置期几个月的资源,对应的综合计划
由于需求的不确定,或者业务发展持续增加。需要内部持续不断地配置产能:或购买设备增加产能,或发展委外供应商。
购买比较大型的设备、发展委外供应商,不能一戳而就,而是需要相当长的前置期,至少是几个月的时间。比如,一个委外供应商的确定,必然后各种评审活动,都需要足够的时间长度来覆盖。
所以,综合计划相关的,一般是大型的、贵重的、前置期比较长的设备。
第三,关键产能资源,对应的产销平衡计划
产销平衡计划时,一般考虑的是关键产能资源。即,在日常的生产运作中,负荷比较高的那个部分资源。一般,把负荷率超过80%部分的,称之为瓶颈,负荷率在60-80之间的是关键产能资源。而低于60%以下负荷率的是非关键资源。
我们可以把负荷率超过60%的资源,统一称之为关键产能资源,或产能受限资源,CCR。是需要日常关注的。
第四,关键产能资源,是主生产计划的约束基础
关键产能资源,也是主生产计划进行产能承诺的约束基础。
——
产能的有效管理,尤其是关键产能资源(CCR)的管理,是衡量制造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必要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