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产计划的最大挑战,不是别的,是前置期。
物料的获得,产能的预备,均需要一定的周期准备。这个准备的周期,就是前置期,是一个十分讨厌的前置期。
按照物料和产能准备的前置,我们大约可以把生产计划对应的时间分为四个阶段:
第一,长
生产计划的长,一般指3年左右的时间周期。长周期,一般与资源计划匹配。因为土地、场地、厂房等设施,准备的周期是比较长的。
自然,长周期的资源准备,一般不需要非常精确的产能预估,产品颗粒度到种类即可,所需要的设施的规模也不需要太仔细,概算即可。
第二,中
一般把12个月,1年的时间,作为一个中等维度的衡量,一般还与制造企业的预算周期匹配(12个月)。是确定大型、关键资源配置相关的。比如,一个年度需要大约生产和销售多少的产品,与这个规模匹配的大型、关键设备的产能是否足够,是否需要建设等等,与综合计划或生产大纲匹配。一般是年末、年初预备好,以满足年度经营计划的要求。
中周期,12个月的综合计划,一般考虑关键资源即可。有的业务过程,可能还需要考虑委外资源。
第三,短
一般情况下,短期是指3-6个月周期,即考虑3-6个月以内的平衡计划。
3-6个月的生产计划,产品颗粒度考虑型号即可(不需要考虑SKU,每一个物流编码),在产能方面需要考虑关键资源(CCR),即负荷率经常超过60-70%的资源。否则,需求稍微大一些的波动,CCR的负荷会超载。
第四,近
近期计划,订单式的场景一般是要覆盖承诺交期的,正常情况下一个半月至三个月是常见的,产品的颗粒度必须要到SKU,即是要到交付客户的产品、型号、规格的程度。
近期的生产计划,针对不同的目标,区分出不同的生产计划:如主需求计划、主生产计划、物料需求计划、车间作业计划等等。与车间作业计划相关、配套的,还可以有仓库配送计划、供应商到料计划、质量检验计划、模具准备计划、设备保养计划等等。这些计划,都是车间作业的衍生,是与车间作业计划紧密相关的辅助计划。
——
一般,资源计划(36个月)、综合计划(12个月)、产销计划(3-6个月)并不用于实际的交付,而是为了配置资源和关键物料,是个基础性计划管理动作。
而,近期的,则主要用于交付。所以交付计划是分段的,需要实现端(需求)、端(供应)的全过程协同。
交付计划,可以细分为主需求计划、主生产计划、物料需求计划、车间作业计划四个阶段,需要经过需求冲销、交付承诺、MRP、详细排程四个必然的环节,是引擎计算与流程结合的管理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