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造企业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开工生产,也只有开工生产,产品才得以被制造,被完成,才可以按照客户的品种、数量、时间、质量要求交付。同时,也是按照成本的控制的要求,来实现。不按照客户的质量要求,品种、数量和时间的生产,不以成本控制的要求生产,都是不完美的,甚至是有风险的。

那么,在开工生产以前,需要哪些前处理工作?

一、开工生产的前置条件

在车间开工生产以前,需要对所需要生产的任务做两个准备作业:

第一,是生产条件准备

生产条件的准备,包含两个基本条件:

1、是技术资料

生产资料中,包含了产品的图纸、技术要求、检验标准、检验SOP、生产工艺、作业SOP等等。

2、生产资源

生产紫云中,包含设备及设备作业条件、模具及完好水平、人员及操作技能等其他所需要的工装、量具等等。

在日常场景中,生产条件一般是默认OK的,是可以随时启用的。

第二,是生产物料准备

为了实现低库存的生产运作,一般情况下,只有需要生产的情况下,才会采购和进料,所以,大部分情况下,需要进行物料的齐套性分析。

生产物料准备,一份分为BOM主料、BOM辅料两种:

1、BOM主料

一般为与订单相关的物料,也称之为专用料,是订单专用的物料。

2、BOM 辅料

与订单基本无关,而是与库存相关。

所以,最关键需要处理的是BOM主料。

——

二、车间详细排程前的前置条件

车间详细排程前,需要处理以下几个方面:

1、主需求计划

车间详细排程,第一步要处理好客户的需求,或是预测,或是订单,或是备库的,需要形成“净”的客户需求。

2、主生产计划

形成了“净”的客户需求后,需要对不同的需求,进行针对性的承诺:

针对预测需求,因为对交付时间不需要十分精确,需要承诺一个可交付数量。

针对订单需求,因为交付的数量、时间十分明确,需要承诺一个交期。

在数量承诺、交期承诺时,预测需求可以通过提前、延后生产的方式,实现对制造企业的关键料、关键产能的充分利用,实现产、供、销的大平衡。

3、物料需求计划

车间的详细排程,是对每一个生产车间的详细排程,是需要对车间内的工艺路线、机台和产线的详细排程。

需要对主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订单分解,分解为车间级的生产订单。并对生产订单所需要的物料,进行拆分、合并、补库、替代、损耗等批量的处理和优化,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如果排程前的生产任务不处理干净,实际上,排程的结果肯定不正确的!

作者 uoscn